最新消息 2016 【專訪】環球生技月刊/台灣觀賞魚藥...
最新消息
2016-05-31
【專訪】環球生技月刊/台灣觀賞魚藥品市佔第一 德河海洋打造石斑魚養殖堡壘

記者/楊傑名

 
成立於2008年的德河海洋,是台灣目前唯一登錄興櫃之漁業養殖公司。藉由過去代理藥品及觀賞魚培育的多年經驗,德河在科技與傳統之間找出平衡點,前進台灣石斑魚養殖的新藍海,年營業額已達4.5億台幣。德河並致力朝向資本化發展及垂直整合產業鏈上下游,與小農合作,期共創「農企雙贏新典範」。

 

位在台南,整合了石斑魚育種、養殖及銷售的德河海洋(8465)成立於2008年,前身為1965年創立的德河貿易,前年9月公開發行,2015年5月13日登錄興櫃,是台灣目前唯一登錄興櫃之漁業養殖公司。

 

董事長吳智謀表示,德河貿易原來主要的業務是代理國外藥廠產品之進口,有鑑於觀賞水族已成為全球僅次於犬貓的第三大寵物市場,德河於1994年跨足水族事業,包括觀賞魚培育銷售及周邊軟硬體開發及進口業務。

 

「當時投入了很多心力及資源在觀賞魚的研發、繁殖、配新品種等等,也做出了不錯的成績,」吳智謀提到,德河在1996年德國主辦的「世界盃七彩神仙魚大賽」中獲得世界冠軍,也代表德河在水族界的努力獲得認可。

 

隨著觀賞魚的國內市場擴大,德河在2001年出版知名觀賞魚雜誌「愛酷族水族寵物月刊(Aquazoonews)」,銷售於亞洲華文地區,吳智謀說:「目前德河在觀賞魚部份仍保留用品、藥品及出版業務,台灣市占率約60%。」

 

從無到有創石斑藍海 年營收4.5億台幣


累積在觀賞魚領域的成功,2005年吳智謀遂決定轉向養殖高價經濟食用魚—石斑魚,「考量當時中小企業的規模,決定進入水產時直接鎖定最難養、價錢最好的品種。」吳智謀表示,「既然跨入傳統產業就要能有所區隔。」

 

此一關鍵性的轉變,促使「德河海洋」於2008年正式成立,同年還獲得經濟部產業創新獎,及2009年獲第一屆科技農企業菁創獎之肯定。

 

「一開始幾乎所有的養殖方法與條件都是自己摸索而來!」吳智謀表示,石斑魚的生長共分為4個階段,「每個階段的竅門(know-how)都不一樣,但同業之間互動相當保守,各自的技術與方法幾乎不外傳。」

 

後來,憑著10幾年研發培育觀賞魚的經驗,德河摸著石子過河,終於打開自己一片天。目前養殖包括龍虎斑、龍膽石斑、虎斑、東星斑、青斑等高價魚種,並鎖定五星級飯店作為通路,積極整合產業鏈上下游,實現一條龍式經營模式。

 

吳智謀指出,一般農企業的型態非常兩極化,一者是所謂傳統生產者,靠經驗取勝,但缺乏學理基礎支持;另一者則是擅長利用科技,卻實務經驗不足,「我們必須走出不一樣的路!」他說。

 

「德河是走在中間,經驗與學理各50%,兩者互相搭配,未來走IPO才能把規模做大。」吳智謀表示,去年德河年銷售量超過2,000公噸,營業額大約4億5千萬新台幣,其中七成銷往中國,三成則為內銷與其他華文地區。目前已著手擴充銷售至其他國家,如日本、東協等地,強化通路佈局。

 

品種改良、興建加工廠、推展自我品牌


已取得了台灣首張的「水產養殖」保單,但吳智謀說:「養殖漁業是『靠天吃飯』的行業,必須加強風險管控。」例如今年1月的寒流,氣溫下探攝氏5度,「寒害促使我們加強研發抗寒品種,也改變我們整體的養殖計畫,加速擴增七股室內廠之建置。」

 

吳智謀進一步表示,今年德河最重要的2個目標,就是種魚的改良以及加工廠的申請。其中,為了增加品種改良的良率與專利技術的配合,在台南與屏東分別設立「育種實驗室」,導入生物育種技術,加深研發能量。目前品種改良將朝向3個方向發展,包含成長速率、抗環境因子(抗寒)及魚體花紋之改良,目前已有初步收穫,預計在2017年就可以有相關成果出爐。

 

另外,去年9月政府頒布一項新的措施,即農委會准許並開放農企業申請於生產區設立加工廠。而根據一般行情,兩者土地價格差50~100倍,德河目前已向農委會提出申請,預計年底之前能拿到許可執照,2017年即可興建完成。

 

吳智謀表示,「有了自己的加工廠後,就能補足和實現自有品牌的完整行銷。」未來德河海洋將會利用加工廠進行原料加工,並真正做到從「種魚至全桌石斑佳餚」的完整生產履歷。
 
結合小農契作戶 共創農企雙贏


雖然德河已打開資本市場的大門,但仍不因企業化經營而壓縮小農生存空間,透過衛星漁場的合作方式,讓雙方資源得以互補,以降低小農魚貨受通路影響所產生的滯銷風險,並因此擴大彼此於產業鏈中的價值,期共創「農企雙贏新典範」。

 

目前德河的產能有85%來自衛星漁場,至少76家,佔地150公頃,「我們將品種改良後的魚苗交給衛星漁場,待成長至成魚後我們再回收,積極與農民建立合作的夥伴關係。」吳智謀說。

 

吳智謀補充:「台灣因小農規模及資源有限,未來面對國際化市場競爭,產業走向資本化市場是必然的趨勢,而未來農企業的發展是要做到一般農漁民做不到的事,包含技術研發、規模化、跨國行銷等,而不是與農漁民相競養殖數量。台灣擁有許多優秀的農業技術與人才,但如何整合發展仍成為未來重要課題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