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 2015 【專訪】壹週刊728期/水裡鍊金德...
最新消息
2015-05-07
【專訪】壹週刊728期/水裡鍊金 德河海洋生技董事長吳智謀

        家族經營西藥,本該接班的吳智謀卻愛上養魚,求學時他靠七彩神仙魚勇奪世界冠軍,也賺到人生第一桶金。

        父親驟逝,他倉促接班,卻始終忘不了最愛的魚,繞了一圈還是放棄「藥商小開」身份。環保抬頭,他從熱帶觀賞魚轉進石斑魚,歷經禁藥孔雀石綠、大陸禁奢等打擊,他首創石斑魚產銷履歷、分級,闖出近5億年營收。他證明興趣也能煉金,「遺憾的是,爸媽卻見不到了。」


        四月中旬,清晨仍透著一股涼意,台南七股養殖場,沙灘車來回繞過一池又一池的魚塭。這裡是德河海洋生技的石斑魚場,別人「巡田水」靠兩條腿,但佔地十二公頃的漁場實在太大,董事長吳智謀說,「開車較有效率。」


        「巡田水」可不簡單,除了得看水質、觀察石斑魚活力,還得注意周邊環境。光用眼睛看還不夠,吳智謀還從各魚塭蒐集水與石斑魚黏液,放到顯微鏡下檢查,「石斑最怕染病,得每天紀錄魚的寄生蟲與水質變化,才能在疫情爆發前先控制。」

 

        養魚還有近千條SOP(標準流程),全因為每一尾活跳跳的石斑,就等於是一張張的鈔票,馬虎不得。

 

 

科技魚塭 規矩千條

 

        隔天一早,天未亮,只見經驗老到的魚工們,從剛檢驗過關的魚塭裡撈出一尾尾石斑,一會兒放這簍,一會兒又丟進那籃。吳智謀解釋:「邊抓邊依大小、重量分級,六斤大的青斑每台斤約二百多元,體型較大的龍膽石斑,一斤要價近四百元。」

 

        不一會兒,石斑魚全進了車上的水槽。近午,又一車車載到台南將軍港邊的活魚運搬船,「十八個小時就能到廣東,魚還是活的。」

 

        吳智謀說:「活魚與死魚價差一倍以上。」為確保魚經過長途跋涉仍活跳跳,「除了打氧,還得放冰塊,降低魚的活動力與碰撞受傷的機率。」「別小看,這一船石斑、重達二萬五千斤,價值五、六百萬元。」

 

 

華人最愛 風靡對岸

 

        華人愛吃活魚,石斑魚因肉質Q彈,近年頗受中國市場歡迎,也讓台灣石斑魚年產值逐年攀升至近八十億元,其中有近九成賣到中國,而近十年前進市場的德河,年營收約五億元。

 

        很難想像,提起石斑就停不下來的吳智謀,曾是個「藥商小開」。吳家世居台北,進口西藥起家,他兒時念情報頭子王昇家族創辦的貴族學校「奎山學校」。後被家人安排到南部念藥學,為接掌家業做準備。

 

        他回憶當時說:「從小被保護得好好的,離家三天就開始生病。」為排解離鄉之苦,他愛上養寵物,「烏龜、蜥蜴,幾乎所有爬蟲類都養過,還曾經養過二、三十條蛇。」

 

 

藥廠小開 改行養魚

 

        他後來一頭栽進飼養難度更高的熱帶魚世界,畢業後一度投入觀賞魚事業,卻被父親大罵「玩物喪志」,「只能偷偷養。」

 

        退伍後,他應徵進外商藥廠,打算磨練三年再回家接班。為了達到業績,也曾在台大總醫師開刀房外苦苦守候,只為了能遞上名片,沒想到對方看也不看,直接丟地上。

 

        「護理長跑出來安慰我,我笑笑撿起名片,告訴自己,一定要拿到這筆生意。」他鍥而不捨,送早餐、買咖啡,跑腿兼接送打動對方,三個月便達成當年整年度業績目標,成了公司的風雲人物。

 

        未料,父親因病驟逝,他不得不提早返家。那一年,他二十六歲。「公司合作的經銷商都是老江湖,欺負我年輕。我心想,不靠你們,自己賣。」他一氣之下,跳過經銷商,自己跑客戶,「跑遍全台醫院,一個月有二十天睡外面。」

 

        但他從未放棄自己的最愛。隔年,他到歐洲拜訪藥廠,順便著自己培育的新品種七彩神仙魚到德國參賽,意外奪冠,他也一戰成名。「觀賞魚裡,神仙魚最難養,我在天母租屋養魚,還請了專人照顧。」

 

        他養出名氣,連日本人都慕名來臺灣買魚,「別小看,三隻可賣一百萬日幣(合新台幣二十六萬)。」那幾缸魚,也讓吳智謀二十多歲便賺到人生第一桶金。

 

 

禁藥危機 縫隙突圍

 

        他開始兵分二路,西藥、觀賞魚並進,在家族事業的責任與養魚興趣間找到平衡。未料,隨臺灣環保意識抬頭,稀有熱帶魚的取得與經營越來越艱困。愛魚成癡的吳智謀,見南部同業陸續改養石斑,也興起轉進食用魚市場的念頭。

 

        他興沖沖標下台南活魚儲運中心打算大展身手,沒想到考驗卻接二連三。2005年香港驗出台灣石斑魚含禁藥孔雀石綠,沒人敢吃,石斑魚滯銷,不少業者受重傷。

 

        藥劑師出身的吳智謀卻嗅到一線生機,「我們趁機建立石斑魚藥檢、分級等標準流程,當時業界還沒人做。」他一面北上辦石斑魚試吃會,力圖挽回市場信心;一面派出西藥部門的業務大將,帶著筆電到各大飯店做簡報。

 

        德河趁機切入高端餐飲市場,一舉拿下包括晶華等五星級飯店二成市佔。「以前賣魚就是拿個塑膠袋裝滿冰塊與魚,直接送給飯店。」德河不僅搞分級,還幫忙去鰓刮鱗、宰殺、冷凍宅配,讓飯店廚師能立刻烹煮。貼心服務,讓頂級餐飲市場重新洗牌,卻也因此激怒同業。「對方威脅魚塭不准賣魚給我們。」

 

        慘遭同業斷貨封殺,德河滿手訂單卻無魚可賣。吳智謀驚覺,一定要有自己的漁場,才能確保貨源。

 

 

產量倍增 售價腰斬

 

        他在台南、屏東買地自建石斑漁場,又一步一步往上游串起育種、魚苗繁殖、成魚養殖等產業鍊。2010年,石斑魚被列入兩岸ECFA早收清單,台灣推出產業倍增計畫,剎時,各方人馬競相投入石斑魚養殖;未料,不久便碰上2012年大陸打奢。石斑售價因此應聲腰斬,2013年從每台斤兩百多元,跌剩一半,不少同業慘賠退出。

 

        吳智謀提起當年危機,卻一臉淡定,「我們乾脆不賣,等市場重新整理,把體質不好的(業者)洗出去,價格回穩再賣。」

 

        養殖同業透露,德河一條龍經營,除了養殖,也掌握上游種魚與下游通路。他以種魚、種苗綁住養殖戶,價格不好時,德河沒有立即的資金壓力,可先抓其他漁場的成魚賣,保留自己實力,等待價格回穩。

 

        大陸禁奢風波後,吳智謀說:「因禍得福,原本在大陸餐廳賣很貴的石斑,因為禁奢,價格變得平易近人,市場反而更大。」一年後,大陸市場回穩,德河營收因此成長一倍。

 

        走過風暴,養魚超過三十年的吳智謀卻在風平浪靜中嗅到危機,「台灣水產養殖業,常因致命病毒,導致整個產業消失,例如九孔。目前青斑養殖技術成熟,佔市場八成,但難保未來不會有致命病毒風險,得找下一個替代魚種。」

 

        五年前他發現新品種龍虎斑,口感跟龍膽石斑一樣結實,育成更快,養成僅需一年半,是龍膽的一半。為推廣龍虎斑,他勤跑大陸找餐廳業者試吃,「市場接受度很高,價格也比青斑高,一斤近四百元。」

 

 

居安思危 佈局育種

 

        只是,龍虎斑是由龍膽與老虎斑雜交而來,目前只能靠人工繁殖,魚苗取得不易,產量也少。吳智謀領我們到德河鮮少曝光的種魚場,隨著他手中魚餌灑落,種魚群竄出搶食,他得意說:「誰能掌握老虎斑母魚,就等於掌握龍虎斑市場。」

 

        站在台灣最西端台南七股沿岸堤防上,他望著德河新建漁場,「未來龍虎斑年產量可達十萬公斤。」當年,父母擔心他養魚玩物喪志,如今他卻靠石斑魚闖出一片天,暮色中,他喃喃唸著,「遺憾的是,他們卻看不到了。」

Download檔案下載